送李师聃祖道长官赴衡州耒阳令

视国如视家,爱民如爱子。 秉心金石坚,古人概如此。 今人亦古人,但患物转徙。 遑遑声利间,自不明本已。 安能使元元,一以父母比。 问其所居位,广分国百里。 问其所食禄,尽出民骨髓。 奈何莫之思,颠倒以为是。 祖道于今古,问学妙穷理。 内重外物轻,识者久叹美。 宰制得耒阳,何啻牛刀委。 导达圣主恩,千仞决谿水。 雨旸随指呼,丝谷饫邻鄙。 明神实听之,日夜介福祉。 君虽不求通,轩冕自难已。 工部有英灵,吾知为君喜。

译文:

把国家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看待,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秉持着像金石一样坚定的心志,古代的贤能之人大概都是如此。 如今的人其实也能像古人那样贤良,只怕被外界的事物改变了初心。在追名逐利的世间忙忙碌碌,自己都不能明白自身的根本。又怎么能让百姓把自己当作父母一样爱戴呢? 问问他们所居的官位,可是掌管着国家百里的土地;问问他们所享受的俸禄,可都是从百姓的骨髓里榨取出来的。为什么不想想这些,反而颠倒是非,把不该做的事当作正确的呢? 李师聃祖道长官在古今之人中都是杰出的,学问精妙且能穷究事理。他内心看重道德修养,而把身外之物看得很轻,有见识的人早就对他赞叹不已。 如今他去担任耒阳县令,这就如同用宰牛的刀去处理小事务一样。他能够传达圣主的恩泽,就像从千仞高的地方决开溪水,恩泽将广泛地滋润百姓。 他能像掌控天气一样,让雨水和晴天听从指挥,使得粮食丰收,让周边地区的百姓都能吃饱。神明也会实实在在地聆听他的善举,日日夜夜赐予他福祉。 您虽然不追求仕途显达,但高官厚禄自然也会接踵而至。诗圣杜甫在天之灵有知,我想他也会为您感到高兴的。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