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

达人贵无念,市朝亦山林。 曲士居山林,难息市朝心。 坐驰一室中,纷然万境侵。 纽兰羡珮玉,坐石思黄金。 羊质虎其皮,隼翼凤其音。 志在求世利,口唱无生吟。 吾非斯人徒,夷旷期复古。 去住既任缘,喧静亦随所。 陶然且无求,相命何足语。 人生百岁寿,稀得七十死。 吾今四十五,气力渐无似。 去年成二毛,今年动一齿。 纵得至七十,光阴能几许。 学道宜无疲,进善宜无止。 自余百杂就,克己尽除去。 勉强扶幻躯,旦暮加药饵。 此身乃外物,何况外于是。 内外一如梦,勉矣当观此。

译文:

### 译文 豁达的人贵在心中没有杂念,即便身处热闹的集市和朝堂,也能如同隐居山林一般内心宁静。 而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即便居住在山林之中,也难以平息追逐名利的世俗之心。 他们即便坐在一间屋子里,心中也杂念丛生,仿佛无数世俗的境遇都在侵扰着自己。 他们羡慕佩戴香草美玉的人,坐在石头上还想着黄金财宝。 就像披上虎皮的羊,空有虎皮却没有老虎的实质;又像长着隼鸟翅膀却发出凤凰声音的鸟,徒有其表。 他们内心追求世间的利益,嘴里却唱着宣扬无生的佛偈。 我可不是这类人,我期望能恢复古代人那种平易旷达的心境。 人生的去留既然要随缘分,那么无论身处喧闹还是宁静的环境,也都顺其自然。 我悠然自得且没有过多的欲求,那些汲汲于名利之人的话语,又哪里值得我去在意呢。 人即便能活到百岁,能活到七十岁死去都很稀少。 我如今已经四十五岁了,气力渐渐不如从前。 去年头发开始花白,今年牙齿也开始松动。 就算我能活到七十岁,剩下的光阴又能有多少呢? 学习大道应当永不疲倦,不断向善应当永不止步。 除了学道进善,其他的各种杂事,我都要克制自己尽力去除。 我只能勉强支撑着这虚幻的身躯,早晚都要依靠药物调养。 其实这身体不过是身外之物,更何况比身体更外在的名利等事物呢。 身内身外一切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我一定要努力看清这一点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圆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