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

畴昔学为文,拟尽周孔道。 心劳道未至,壮岁成衰老。 畴昔学为诗,模范风雅词。 立言多讽喻,反为时人嗤。 为诗复为文,嗟嗟不复古。 训世无纤益,何为自劳苦。 权门既不游,青山宁合负。 一来林下居,四载不出户。 退省为佛徒,讲经自裨补。 憧憧来学辈,往往入深坞。 智者乃吾宗,龙猛乃吾祖。 寒窗夜摛毫,虚堂昼挥麈。 翼此二圣心,欲令万物睹。 羸羸长抱疾,行年四十五。 草堂三四间,牢落连云洞。 经时无客来,衡门绝迎送。 榻有无弦琴,向风时一弄。 窗列楞严典,要言长讽诵。 真妄一无得,超然谁与共。 凡圣病眼花,死生春夜梦。 病差梦已醒,万汇徒营营。

译文:

### 译文 往昔我努力学习写文章,打算将周公、孔子的学说全部参透。 我费尽心力,可还是没能真正掌握圣贤之道,人到壮年,却已好似衰老之人。 往昔我也学习写诗,以《诗经》中的“风”“雅”之诗为典范。 我所写的言辞多含讽喻之意,却反而被当时的人讥笑。 写文章又写诗,唉,如今的文风已不复古时的醇厚。 我的文字对教导世人没有丝毫益处,何苦让自己如此劳苦呢。 我既然不去权贵之门奔走钻营,又怎忍心辜负那青山美景。 于是来到山林之下居住,四年都未曾出过家门。 我反省自身,转而成为佛门弟子,通过讲经来自我弥补学识。 一群群前来求学的人,常常深入这幽深的山坞。 智者大师是我的宗派祖师,龙树菩萨是我的宗派远祖。 寒夜中我在窗前挥笔写作,白天在空旷的堂中挥动拂尘讲学。 我希望能弘扬这两位圣贤的思想,让世间万物都能知晓。 我体弱多病,常年被疾病缠身,如今已到了四十五岁。 我有三四间草堂,孤零零地与云雾缭绕的山洞相连。 很长时间都没有客人来访,柴门也不用再迎来送往。 我的榻上有一张无弦琴,迎着风我偶尔拨弄一番。 窗户边摆放着《楞严经》,重要的经文我时常诵读。 真与妄都无法执着获得,这种超然的境界又有谁能与我共享呢。 凡夫与圣人在我眼中都如眼花时所见的幻象,生和死就像春夜的一场梦。 病好了,梦也醒了,世间万物都在徒劳地忙碌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圆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