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乐天集

李杜之为诗,句亦模山水。 钱郎之为诗,旨类图神鬼。 讽刺义不明,风雅犹不委。 于铄白乐天,崛起冠唐贤。 下视十九章,上踵三百篇。 句句归劝诫,首首成规箴。 謇谔贺雨诗,激切秦中吟。 乐府五十章,谲谏何幽深。 美哉诗人作,展矣君子心。 岂顾铄金口,志遏乱雅音。 龊龊无识徒,鄙这元白体。 良玉为碔砆,人参呼荒苨。 须知百世下,自有知音者。 所以长庆集,于今满朝野。

译文:

李白和杜甫写诗的时候,诗句也常常描摹山水之景。钱起和郎士元作诗,主旨类似是在刻画神鬼之态。他们的诗作讽刺的意义不够明晰,对《诗经》的风雅传统也没能很好地领会。 啊!伟大的白居易,他崛起于唐代众多贤才之中,堪称翘楚。他向下看《古诗十九首》,向上继承《诗经》的传统。他的诗句句都蕴含着劝诫之意,首首都能成为规谏的箴言。 那刚正不阿的《贺雨》诗,情感激切的《秦中吟》。还有那五十首乐府诗,用委婉的方式劝谏,意味何等幽深。他的诗作真美啊,充分展现了君子的心怀。他哪里会去顾及那些会伤人的流言蜚语,一心只想遏制那扰乱雅正之音的歪风。 那些见识短浅、心胸狭隘又没有见识的人,鄙视元稹和白居易的诗体。他们把美玉当成似玉的石头,把人参说成是不值钱的荒苨。要知道,即使过了百代之后,自然会有真正懂得欣赏他的知音。所以白居易的《长庆集》,到如今已经传遍了朝廷和民间。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圆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