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善暹首座

名之基,实之蒂,深兮固兮宛相继。 古之名也在希声,今之实也同浮瞖。 子州善卷之流也,尧驱舜驰让无暇。 归兮归兮归不归,到头未出冥冥者。 吾徒孰谓标奇绝,动静凭君试甄别。 叶零零兮秋暮半凋,花片片兮春暖齐发。 暹禅老,暹禅老,意曾高。 旷排沽待,忽致讥褒。 天人列请兮屡轻笑,祖佛位卑兮还拟逃。 我恐逃之逃不得,大方无外皆充塞。 茫茫扰扰知何极,八面香风惹衣裓。

译文:

名声的根基,就如同果实的花蒂,深厚稳固且仿佛一脉相承。 古代有贤名之人追求的是那种无声无息、难以言说的境界,而如今人们所看重的“实际”却如同眼中的浮翳,虚幻又遮蔽真相。 你就像是子州善卷那样的贤士啊,当年尧和舜急于将天下禅让给他们,忙得没有闲暇。 回去吧回去吧,可到底能不能回去呢,到最后也难以逃脱这混沌迷茫的状态。 我们这些人谁能说是标新立异、超凡脱俗呢,行动和静止的状态,就凭你来试着辨别了。 秋天到了一半,树叶零零散散地飘落凋零;春天暖和的时候,花朵一片一片地竞相开放。 暹禅老啊,暹禅老,你的志向的确高远。 你旷达超脱,不迎合世俗,却忽然招致了他人的讥讽和褒奖。 天上的神仙和人间的众人列座邀请你时,你屡屡轻轻发笑;就连佛祖和祖师的地位,你都觉得低微而想要逃离。 我担心你想逃也逃不掉啊,这广阔无垠的世界没有边际,到处都被填满了。 这世间茫茫然、乱糟糟的,不知哪里才是尽头,四面八方的香风却吹拂着你的衣襟。
关于作者
宋代释重显

释重显(九八○~一○五二),字隐之,俗姓李,号明觉大师,遂宁(今属四川)人。早年于益州普安寺出家,以释仁铣为师。出游荆渚间,又北游至复州,从北塔祚禅师学五年。真宗天禧中至灵隐(《三宝赞》自序),滞留数年,后主明州雪窦寺。仁宗皇祐四年卒,年七十三。有《祖英集》两卷、《瀑泉集》、《拈古集》各一卷。《禅林僧宝传》卷一一有传。 重显诗,据《四部丛刊续编》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祖英集》、《颂古集》为底本。《祖英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颂古集》校以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简称元刊本),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