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赞 僧宝

方袍圆顶义何宣,续焰千灯岂小缘。 花雨座前犹滞相,虎驯庵畔尚稽诠。 岩栖冢宿难依望,鹤貌云心迥洒然。 宝杖夜鸣寒峤月,铜瓶秋潄碧潭烟。 名标练若澄諠猾,迹念昏衢警睡眠。 林下雅为方外客,人间堪作火中莲。 情高不是超三际,道在非同入四禅。 浮世勉谁知逝水,深峰甘自聼飞泉。 苾𫇴草馥僧祇后,玳瑁盂传古佛先。 珍重觉皇有真子,坤维高步列金田。

译文:

身着方形僧袍、头戴圆形僧帽的僧宝,其义理何等值得宣扬啊,他们延续佛法智慧的灯火,就如同千灯相续,这可不是小小的因缘所致。 即便花雨在法座前飘落,却还有人执着于表象,难以真正领悟;老虎在庵堂旁被驯服,这等奇事依然还有人未能透彻诠释其中的深意。 那些隐居在岩穴、宿于坟冢的修行者,难以让人产生依靠和敬仰之情;而真正的僧宝有着如仙鹤般超凡的容貌、似白云般自在的心性,是那样的洒脱超逸。 他们的宝杖在寒峭的月色下似乎都能发出声响,铜瓶在秋日里汲取着碧潭上如烟的水汽。 他们的声名在佛寺中闪耀,能澄清世间的喧嚣与狡猾;他们的行迹心系着昏暗的世间,能警醒那些沉迷昏睡之人。 他们在山林之下,是超凡脱俗的方外之客;在人间,宛如火中盛开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他们情怀高尚,但并非是为了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他们有道行在身,却也并非只是进入四禅的境界。 在这浮世之中,有几人能像他们一样,明白时光如逝水般匆匆而珍惜修行呢?他们甘愿在深山高峰中聆听飞泉之声。 他们就像苾刍草一样,在僧众之后散发着芬芳;他们传承着如玳瑁盂一般的古佛遗法。 要珍惜啊,这些觉皇的真正弟子,他们在大地之上高迈地行走,位列在如金色大地般庄严的佛法修行之境。
关于作者
宋代释重显

释重显(九八○~一○五二),字隐之,俗姓李,号明觉大师,遂宁(今属四川)人。早年于益州普安寺出家,以释仁铣为师。出游荆渚间,又北游至复州,从北塔祚禅师学五年。真宗天禧中至灵隐(《三宝赞》自序),滞留数年,后主明州雪窦寺。仁宗皇祐四年卒,年七十三。有《祖英集》两卷、《瀑泉集》、《拈古集》各一卷。《禅林僧宝传》卷一一有传。 重显诗,据《四部丛刊续编》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祖英集》、《颂古集》为底本。《祖英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颂古集》校以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简称元刊本),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