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采蕈

老夫少时性豪侈,颇复慨想诸公子。 家徒四壁不自怜,客来笑呼客且止。 牧羊幸得时击鲜,种秫足救缾罍耻。 萍虀豆粥何足数,红粱雀黍屡登匕。 老来百呼无一诺,空瓢但酌三江水。 侍祠何功费太仓,月赐万钱良过矣。 秋采菊英春采荠,岁月无忧三百指。 西湖两年相慰藉,东风为长莼丝紫。 年来吏满官有程,退无可耕那得已。 晓猿夜鹤谢游从,笔床茶灶供行李。 异时浮家淮海上,鱼𫚥舟量贱无比。 白鱼截玉数尺长,本不论钱数鲂鲤。 祇今寸鳞乃许价,无鱼自应相贵尔。 谓当此行且空饭,弹铗而歌遶淮市。 谁知一饱不足虑,造物尚得相料理。 榆堤雨润风力和,老杨出菌鶵骈觜。 轮囷长芽长云叶,磊落小丛攅玉蘂。 呼儿采掇归自烹,不遣辛酸乱清美。 五芝风味均茵凭,八珍品目当奴婢。 不贪俎豆逐驽马,肯同腥膻怒蝼蚁。 君看五鼎或杀身,未如老杨饥足恃。 后逢枯朽慎勿薪,太和蒸之有如此。

译文:

我年轻时性格豪爽、生活奢侈,还常常憧憬那些公子哥儿的生活。那时家里穷得徒有四壁,我却并不为此而自怨自艾。有客人来访,我笑着招呼客人留下。幸好我能偶尔像牧羊的人那样宰杀牲畜来款待客人,自己种的高粱也足够用来酿酒,不至于让酒器空着而丢脸。那些用浮萍做的咸菜和豆粥哪里值得一提,我桌上时常有红粱、雀黍这样的美食。 然而老了之后,我百般请求也没人答应帮忙,只能拿着空瓢舀些三江之水。我陪着祭祀也没什么功劳,却耗费着国家粮仓的粮食,每月得到万钱的赏赐实在是过分了。秋天我采摘菊花,春天我采挖荠菜,家里众多人口也能岁月无忧。在西湖的两年,它一直慰藉着我,东风吹起,紫色的莼丝生长起来。 近年来我任期满了,为官有一定的任期,我无处可耕,只能离开。我向晓猿夜鹤告别,不再与它们同游,把笔床和茶灶当作行李。过去我曾在淮海上以船为家,那时鱼虾多得用船来计量,价格便宜得很。白鱼像截断的玉石一样,有好几尺长,根本不用论钱,鲂鲤也是如此。 可如今,一寸长的小鱼都要出高价,没有鱼自然就显得珍贵了。我本以为这次出行只能空着肚子,要像冯谖那样弹着剑在淮河的集市上悲歌。谁知道不用担忧吃饱的问题,老天爷还是会有所安排。在那长满榆树的堤岸,雨水滋润,风力温和,老杨树上长出了菌子,像雏鸟并在一起的嘴。长长的菌芽像云朵般伸展,一丛丛小的菌子像玉蕊般聚集。 我叫儿子去采摘回来自己烹饪,不让辛酸的调料破坏了它的清美。它的风味能和五芝、茵凭相媲美,八珍在它面前只能算作奴婢。我不会为了追求高官厚禄而像驽马一样追逐名利,也不愿像蝼蚁一样为了腥膻之物而争斗。你看那些追求五鼎食的人,有的甚至丢了性命,还不如这老杨树上的菌子,能让我在饥饿时有所依靠。以后再遇到枯朽的树木,可千万别把它们当柴烧,大自然能孕育出这样的美味啊。
关于作者
宋代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