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彬老

永嘉人物衰,斯文久零替。 学徒寡道心,日与风俗敝。 我生衰敝后,上思千载事。 实欲闾里间,一一蹈仁义。 敬重乡人情,翻遭俗眼忌。 晚得沈夫子,学问有根柢。 矫矫流辈中,颇识作者意。 欢然慰吾心,归此同好嗜。 吾子更我听,士也贵尚志。 古道自足师,不必今人贵。 荼苦不异亩,薰莸不同器。 所忧义理愆,何恤流俗议。 进道要勇决,取与慎为计。 去恶如去沙,沙尽自见底。 积善如积土,土多乃成岿。 读书要知道,文章实小技。 子试反复思,鄙言有深味。 自非心爱合,安能吐肝肺。 行行慎取之,纾节思远大。 岂但劝乡闾,永为斯民頼。

译文:

永嘉地区有学识、有德行的人物已经衰落,文化学术长久以来也在衰败。 求学问的人大多没有追求正道的心思,一天天跟着世俗风气变得越来越坏。 我出生在这衰败的时代之后,却常常思索千年前的那些事。 我真心希望在乡里之间,每个人都能践行仁义之道。 我敬重同乡的情谊,反而遭到世俗眼光的猜忌。 到了晚年遇到了沈先生您,您的学问有深厚的根基。 您在同辈之中出类拔萃,很能领会古代作者的深意。 这让我内心十分欢喜欣慰,因为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先生您再听听我的话,读书人贵在有高尚的志向。 古代的正道就足够我们学习了,不必去看重当下的人。 苦菜和甜茶不会长在同一块田地里,香草和臭草也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 我所担忧的是违背了义理,哪里会顾虑世俗的议论呢。 在追求正道的路上要勇敢果断,对于获取和给予要谨慎谋划。 去除恶行就像去掉沙子,沙子都清理干净了自然能看到水底。 积累善行就像堆积泥土,泥土多了才能形成高山。 读书关键是要明白道理,写文章其实只是小技艺。 先生您试着反复思考,我这些浅陋的话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如果不是因为心意相投,我怎么会说出这些肺腑之言呢。 您行动的时候要谨慎选择,要舒缓有节奏地思考远大的目标。 这不仅仅是为了劝勉乡里的人,更是希望能成为百姓永远的依靠啊。
关于作者
宋代周行己

周行己,字恭叔,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早年从伊川二程游,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徽宗崇宁中官太学博士、齐州教授(《宋元学案》卷三二)。据集中诗篇,曾知原武、乐清等县,其罢知乐清为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宣和初,除秘书省正字(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后入知东平府王靓幕,卒于郓(同上书)。著有《浮沚集》十九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二卷。 周行己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明永乐《乐清县志》及清曾唯《东瓯诗存》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