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 其八

曹溪路上,天高地厚。 少室峰前,土旷人稀。 孤然独坐冷萧萧,大野横身风飒飒。 眼见则瞎,耳听则聋,口说则哑。 虽然不出一毫端,含吐十虚无向背。 东海鲤鱼打一棒,忙忙匝地便为霖。

译文:

在通往曹溪的修行之路上,那境界如同天地一般高深广阔,蕴含着无尽的深意与奥秘。 少室峰前的景象,土地空旷,行人稀少,象征着修行之途的寂寥与少有人真正领悟其中真谛。 修行者独自孤然静坐,四周冷意萧萧,仿佛置身于空旷寂寥的世界。他横躺在广袤的原野上,只有飒飒的风声相伴。 对于修行者而言,如果仅仅依靠眼睛去看,那如同瞎了一般无法真正洞察;仅仅依靠耳朵去听,就如同聋了一样不能领会真意;仅仅用嘴巴去说,也如同哑巴一样难以表达出那最精妙的体悟。 虽然修行者看似没有丝毫外在的显著表现,但他却能包含和吐纳整个虚空世界,没有任何的偏向和分别。 就好像在东海的鲤鱼,被轻轻打了一棒,它所带来的影响就如同甘霖一般,迅速弥漫大地,润泽世间。
关于作者
宋代释克勤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