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太平懃禅师

铁石咽喉,吞栗棘蓬于白云山下。 风霜号令,示金刚圈于皖伯台前。 十年据坐道场,四海喧腾声价。 无佛法可说,有公桉须行。 望风何多,一进一退。 稽首赞扬,得罪得罪。

译文:

太平懃禅师啊,您有着像铁石一样坚硬的咽喉,在白云山下坦然吞下那如栗棘蓬般难以言说、难以领悟的佛法妙义。 您秉持着如风霜般刚正威严的号令,在皖伯台前展示出那如同金刚圈一样难以突破却蕴含无上智慧的佛法精髓。 您在道场安稳坐持了十年之久,声名远扬,四海之内都在传颂您的崇高声望。 虽然您说并没有什么佛法可以具体言说,可实际上却有着严谨的佛法公案需要推行实践。 慕名而来瞻仰您风采的人何其之多啊,有的人进前一步想亲近佛法,有的人又后退一步心生迟疑。 我在这里向您恭敬地行礼赞扬,可若这赞扬有不当之处,那真是罪过罪过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为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