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四首 其四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 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 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译文:

一旦领悟了道就要去践行道,若没有一颗探寻的心,又有谁能体悟到心性的真谛呢? 所谓的是非对错、凡夫俗子与圣贤之人的区别,以及事物的成功与毁坏,从古至今其实都是没有本质分别的。 碧绿的山涧中,残败的树叶随着水流缓缓漂走,轻柔的微风静静吹入静谧的山林。 有谁会来到这石岩之下,教导你在夜晚穿针引线呢(寓意又有谁能在迷茫时给你指引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为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