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屋轩诗

层崖如立壁,秀润初欲溜。 下有癯道人,异时妙基构。 为山不为屋,岂待吉日戊。 轩成玉满家,不减朱门富。 松篁既崔错,云雾亦臻凑。 霜威入松骨,古滑咽泉窦。 谷风卷簷回,浩荡金石奏。 骚骚乌夜啼,鼎鼎雉朝雊。 时于藤萝中,便捷一猿透。 客来坐胡床,纸帐卷轻皱。 儿童敬杖屦,文史当俎豆。 微薰出小鼎,长缾上虚甃。 此乐师有余,何为尚奔走。 记我识师初,昂昂野鹤瘦。 风姿入清古,气象脱凡陋。 我游山海间,未获一角兽。 如师能几何,不落余子后。 师如佳少年,气出万夫右。 平生千钧弩,要以一手彀。 虽未须眉苍,典刑已可候。 汲深非短绠,善舞属长袖。 愿君浚其源,故道或可复。 功成归此轩,趺坐了昏昼。

译文:

那层层的山崖就像直立的墙壁,秀丽润泽得仿佛就要流淌下来。 山崖之下住着一位清瘦的道人,昔日他巧妙地进行基础构建。 他营造的是山间意趣而非普通房屋,哪里还需要等待所谓的良辰吉日。 轩室建成后,仿佛满室都有美玉,这可比那朱门大户的富贵毫不逊色。 松树和竹子生长得交错杂乱,云雾也纷纷聚拢而来。 寒霜的威力侵入松骨,古老光滑的石头下泉水汩汩流淌。 山谷中的风卷着屋檐回旋,声势浩荡如同金石奏响的乐章。 夜里乌鸦发出瑟瑟的啼鸣声,清晨野鸡咕咕地叫唤着。 时不时能看到一只敏捷的猿猴从藤萝中穿过。 有客人来访,坐在胡床上,纸帐轻轻卷起,泛起褶皱。 儿童恭敬地对待道人的手杖和鞋子,把文史书籍当作祭祀用的俎豆一样敬重。 小鼎中散发出微微的香气,长长的酒瓶放在虚空的井壁旁。 这样的乐趣为师的已经享受有余,为何还要四处奔走呢? 记得我初次认识老师的时候,您气宇轩昂,如同野鹤般清瘦。 风姿古朴清雅,气质超凡脱俗,摆脱了凡俗的陋态。 我在山海间游历,却从未遇到像麒麟那样的贤才。 像老师您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绝不落在他人之后。 老师您就如同优秀的少年,气概远超众人。 平生有着千钧之力的弓弩,只需用一只手就能拉开。 虽然还未到须发苍苍的年纪,但风范已然可以预见。 想要汲取深井之水不能用短绳,擅长舞蹈的人依靠的是长袖。 希望您能深挖源头,或许古道可以恢复。 等功成名就之后回到这轩室,盘坐在那里度过白昼和黑夜。
关于作者
宋代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