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台赤城山

拄藜扶我过桥东,便觉晴岚翠扫空。 紫府百年藏玉简,丹崖千丈挹仙风。 释签书到新罗国,卧佛岩连旧梵宫。 稽首导师悲愿在,我宁辛苦守诗穷。

译文:

我拄着藜杖,它支撑着我走过桥的东边,刹那间,晴朗山间浮动的雾气和那翠绿的山色,仿佛要将天空都清扫一遍似的,如此清新壮阔。 传说那神秘的紫府仙宫,已经将珍贵的玉简收藏了百年之久;千丈高的红色山崖,好像在尽情地吸纳着那仙人的风致与神韵。 这里的高僧解签的声名远扬,甚至传到了新罗国;那卧佛岩与古老的梵宫紧紧相连,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宗教的庄严。 我恭敬地向导师行礼,深知导师心怀悲悯大愿。我宁愿辛苦一些,坚守着这写诗的清苦,也觉得值得。
关于作者
宋代释蕴常

释蕴常,字不轻(《舆地纪胜》卷五)。居丹徒嘉山,与苏庠相倡酬,后苏庠弟祖可为僧,遂与之偕往庐山(《曲阿诗综》卷八)。有《荷屋集》(《天台续集别编》卷五),已佚。今录诗十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