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极垂光,听圆含响。 若谓见闻,法成尘想。 光流大千,响传沙界。 对现全彰,无在不在。 声不是声,色不是色。 非色非声,山高水急。 眼不可见,耳不可闻。 非见非闻,宛尔见闻。 见色闻声,脱出根尘。 水月镜像,梦幻施陈。 文殊宝刹,观音普门。 周罗法界,唯子一人。 身土交映,妙绝凡圣。 本有天真,非病不病。 长歌且唱,妙舞更夸。 东西南北,示现空花。 生死去来,去来生死。 若不如是,多过多咎。 兹言未谛,此语皆宗。 标指若示,古人同风。
标指六偈 见闻
译文:
当你用最透彻的眼光去看,那所见到的事物会焕发出无尽的光辉;当你以圆满的听觉去听,听到的声音里似乎蕴含着一切声响。
要是仅仅把这理解为普通的看见和听闻,那就会把佛法当成了世俗的妄念。
那光芒可以流布到整个大千世界,声响能够传遍所有的世界。一切相对的事物同时显现,完整地彰显出来,没有一处不是如此。
声音其实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单纯的声音,颜色也并非我们所看到的那种简单的颜色。既不是颜色也不是声音,但又能感受到如山高水急这般自然的存在。
用眼睛却看不到它的真实面貌,用耳朵也听不到它的本真之音。虽然好像既看不见也听不到,但又真切地好像有见闻的感觉。
当你能够见色闻声的时候,就已经超脱了感官和外在事物的束缚。这一切就如同水中月、镜中像,又像是梦幻般的场景展现。
就像文殊菩萨的清净宝刹,观音菩萨的普度之门。这些境界遍布整个法界,但能真正领悟的唯有你一人。
自身和所处的环境相互映照,这种奇妙的境界超越了凡人和圣人的分别。每个人本来就具有天真的佛性,不存在所谓的“毛病”。
可以尽情地放声高歌,欢快地翩翩起舞。无论在东西南北,所呈现的不过是空幻的景象。
生死轮回,来来去去,若不能领悟这种空幻,就会犯下很多过错。
我这番话如果还说得不够精准,但它的宗旨是没错的。如果能这样去揭示佛法的真谛,那和古代的大德高僧就是同一风范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