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五祖老和尚寄铁牛歌

混沌未分先剖判,生成不假阴阳煅。 头角前来是好牛,皮毛更不重更换。 满目平田无寸草,饥餐渴饮无生老。 威音王佛是如今,有甚众生可寻讨。 哮吼一声天地动,达人见处吾无用。 坐断毗卢世界宽,自是衲僧眼皮重。 一遇知音和始齐,自余总是闲陪从。

译文:

在天地混沌还未分开的时候,它就已经先被剖判生成,它的形成不需要借助阴阳二气的锻造锤炼。 它头上长着角,一看就是头出色的牛,它的皮毛也无需再去更换。 它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坦田地,却没有一寸杂草,它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超脱了生老之苦。 遥远过去的威音王佛的境界就是现在这般,哪还有什么众生需要去苦苦寻觅和拯救呢。 它一声咆哮,能让天地为之震动,通达之人看到它这般境界,便明白我所做的其实并无大用。 它坐镇在毗卢遮那佛的境界中,仿佛让整个世界都变得宽广起来,这也说明真正的修行者眼界高、要求高。 一旦遇到知音,就如同歌声相和般和谐一致,除此之外的其他人,都不过是闲来陪衬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