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七

三月初三二月二,不坏假名谈大义。 众生役役趁光阴,道流所以为虚弃。 二月念九三月一,摩诃般若波罗蜜。 假使多闻达古今,历劫何曾异今日。

译文:

三月初三、二月初二,在不破坏事物虚假名称的情况下谈论佛法大义。 芸芸众生忙忙碌碌地追赶着时光,修行之人却把这些时光白白地荒废了。 二月二十九、三月初一,这就是伟大的智慧能够度人到达彼岸。 就算有人学识渊博,知晓古往今来之事,但历经无数劫数,又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偈颂属于佛教禅语,其含义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佛理,在翻译过程中只能尽量传达其字面和大致的表意,可能难以完整精准地呈现其中的佛理深意。
关于作者
宋代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