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经台

吾祖牧临汝,滞讼清公庭。 胥吏退雁鹜,疏帘挂寒厅。 鼓角唤幽梦,草色池塘青。 双旌引五马,驾言出郊坰。 足蹑云端屐,手展贝叶经。 税驾妙高台,几砚陈轩櫺。 朱墨纷在眼,梵宇森如星。 台倾人已寂,声名蔼余馨。 想公忘言处,角挂山中羚。

译文:

我的祖先曾在临汝做地方长官,他清正廉明,积压的案件都被清理得一干二净,公堂之上变得十分清净。 那些小吏们退下时,就像一群大雁和野鸭有序离开,空荡荡的寒厅里只挂着稀疏的帘子。 军营的鼓角声把他从清幽的梦境中唤醒,此时池塘边的草色已经一片青绿。 他在旗帜的引导下,乘坐着五马之车,驾车来到了郊外。 他脚踏着能攀登云端的木屐,手中展开着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 他停下车马来到这妙高台,把几案和砚台放置在轩窗旁。 红黑两色的笔墨在眼前杂乱摆放,周围的佛寺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密密麻麻。 如今经台已经倾塌,人也早已逝去没了声响,但他的声名却如温馨的香气般长久流传。 想来我的祖先在这忘言悟道的时候,或许还把角挂在山中羚羊栖息之处呢。
关于作者
宋代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