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塔寺探得王夷甫玉柄麈尾以柄字为韵

宁馨捉麈手,玉色相辉映。 携持宾满堂,韵与谈俱胜。 温润德堪比,鲜洁面可镜。 扣几声逾清,指月色弥莹。 名压范增斗,价重齐侯磬。 晋朝妙人物,此公名最盛。 风流固足赏,不救当时病。 虽云王谢许,我老独不称。 肉缓形颇秽,语拙存直性。 但慕杜陵翁,长镵白木柄。

译文:

那个风姿俊逸的人握着麈尾的手,与那玉质的麈尾相互辉映。他手持麈尾,宾客满堂,其风采神韵和谈论的言辞都十分出众。 这麈尾温润的质地就如同高尚的品德可以与之相媲美,它洁净光鲜的表面可以当作镜子。轻轻敲击它,声音愈发清脆;指向月光,更显得晶莹剔透。 它的名气超过了范增所拿的玉斗,价值比齐侯的玉磬还珍贵。晋朝那些杰出的人物当中,这位手持麈尾的王夷甫名气最为盛大。 他的风流潇洒固然值得赞赏,却无法挽救当时社会的弊病。虽说受到王、谢家族那样的高门赞赏,可我这把年纪却实在不适合这样的做派。 我皮肉松弛,外形颇为邋遢,言辞笨拙,只保留着直率的本性。我只羡慕那杜陵老翁,手持着长镵,长镵不过是白木做的柄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