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狄朝议

狄公鹗立横清秋,真气端能回万牛。 平生作郡有老手,退食燕寝清香浮。 鞭笞得名亦不恶,一官何足偿百忧。 岂如清浄政不挠,男耕女桑民力优。 小人琐琐不足录,恶诗蒙公三过读。 自闻归棹理江干,北望伤怀何刺促。 胡不强为此邦留,悬知季月当泛菊。 愿言他日持节来,一洗苍生愁万斛。

译文:

狄公您身姿挺拔,犹如秋天傲立的鹗鸟,浑身正气,那气势仿佛能扭转万牛之力。 您这一生治理郡县经验丰富,是个中老手。处理完公务回到休息之所,屋内都飘散着清幽的香气。 靠刑罚严厉而博得名声倒也不算坏事,但当个小官又怎能抵偿您心中的诸多忧愁呢? 哪里比得上您为政清净,不扰乱百姓,让男子安心耕种,女子专心养蚕,使百姓生活富足、力有余裕。 我这样微不足道之人所作的诗实在不值一提,却蒙您再三诵读。 自从听闻您在江边整理归舟,我向北遥望,满心伤感,这离别之苦实在令人局促不安。 您为何不勉强为了这地方多留些时日呢?我料想九月重阳节时还能和您一起赏菊。 真心希望日后您能持着符节再来此地,为百姓消除那数不清的忧愁。
关于作者
宋代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