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发都门二十三日次颍昌过故府张几仲旧居

入门见华屋,怆然伤我神。 堂堂想平生,英气犹逼人。 园花与槛竹,种植手自亲。 爱之不忍触,欲去辄逡巡。 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 前驱列貔虎,后乘邀徐陈。 纵猎辕门晓,赋诗瀛台春。 何曾有天骄,安若儿女驯。 至今帐下吏,往往驱朱轮。 凄凉十年内,梓树忽轮囷。 惟余一书记,白首走埃尘。 猥忝刺史符,愧彼吏与民。 公门那敢辱,往戒犹书绅。

译文:

走进门看到那华丽的房屋,我的内心不禁一阵悲怆,黯然神伤。 遥想您生前的风采,堂堂正正,那英气仿佛至今还扑面而来。 园中的花朵和栏杆旁的竹子,都是您亲手栽种的。 我对这些饱含您心意的植物充满爱惜,连触碰都不忍心,每次想要离开时都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回想起大观初年,我在幕府中作为下等宾客追随您。 出行时,前面有如貔虎般的勇士开道,后面有像徐干、陈琳那样的才子同车相伴。 清晨时分,我们在军营辕门之外纵情狩猎;春日里,又在瀛台之上吟诗赋词。 那时哪里有什么骄横的敌人,一切都安定得如同温顺的儿女。 直到现在,当年您帐下的官吏,很多都已经坐上了华丽的朱轮车,飞黄腾达。 可这才不过凄凉的十年时间,梓树已经长得盘曲粗壮。 如今只剩下我这个当年的书记官,白发苍苍还在尘世中奔波劳碌。 我惭愧地担任着刺史这一官职,实在愧对那些下属官吏和百姓。 我怎敢辱没官府的名声,您往昔的告诫至今还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