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宝应县五柳亭

肯向明时事隠沦,亭边五柳漫摇春。 当年未易胜今日,此地还如见古人。 高兴不随霜叶尽,清风长与露条新。 何妨便著先生传,一洗淮南俗吏尘。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哪会愿意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选择隐居遁世呢,五柳亭边的五棵柳树在春风中自在摇曳。 当年(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的境况未必能胜过如今,来到这里,就好像见到了像陶渊明那样的古人。 那高雅的兴致不会随着霜后的落叶而消逝,清爽的微风长久地吹拂着带着露珠的枝条,让它们显得格外清新。 不妨就为像陶渊明一样的贤士撰写传记,以此来涤荡淮南那些庸俗官吏身上沾染的尘埃。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