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蔡儒効

我家与君邻屋居,君昔未生先长我。 君髪齐眉我总角,竹居读书供日课。 君诵盘庚如注瓶,我读孝经如转磨。 长老奇君王佐才,拭目颙颙观长大。 十三环坐同赋诗,出语已能惊怯懦。 风雷遶纸成千篇,弃遗不惜如零唾。 神思义表文融明,清绝如珠不受涴。 江左相传纸价增,东坡一读不复和。 怀高识远不可屈,功成回首破甑堕。 家贫口众难自安,出图斗粟充饥饿。 閙闻笔阵扫万人,上国英雄胆先破。 殿前作赋声摩空,盛名四海争掀播。 华裾如葱马如龙,九衢突若流星过。 我经忧患早衰微,生怕虚名招实祸。 方衣童首住江村,饱饭爱寻闲处卧。 睡余信手摸书看,会意起来行复坐。 林泉成趣亦题诗,年来藁帙成堆垛。 仙郎开卷面发光,夸我雄词惊李贺。 相期他日同此游,先买邻庵山数朵。 青松白石闻此言,共作庐山二十个。

译文:

我家和你家房子紧挨着,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已经长大些了。 当你头发齐眉,我还是儿童模样扎着总角时,我们就在竹林里的居所读书,完成每天的课业。 你诵读《盘庚》篇,就像水从瓶子里倾泻而出般流畅,而我读《孝经》却像转动石磨一样艰难缓慢。 长辈们都惊叹你有辅佐君王的才能,满怀期待地看着你慢慢长大。 十三岁时,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赋诗,你出口成章,言辞就已经能够让胆小的人感到震惊。 你才思敏捷,笔下风雷涌动,瞬间就能写成千百篇诗文,可你却毫不珍惜这些作品,就像对待随口吐出的唾沫一样。 你文章的意境和思想超脱于文字表面,文辞清晰明朗,纯净得如同珍珠,不受丝毫玷污。 你的文章在江南一带流传,就像当年左思写《三都赋》使得洛阳纸贵一样,连苏东坡读了你的文章后都不再和诗。 你心怀高远,见识卓越,不屈从于世俗。功成名就之后,你回首过往,把功名视如破甑,毫不留恋。 你家境贫寒,人口众多,难以让家人安稳度日,所以你出门去谋取微薄的俸禄来填饱肚子。 大家都听说你在文坛上笔锋犀利,能横扫万人,那些京城的英雄豪杰听闻你的名声,还未交锋就先胆怯了。 你在宫殿前作赋,声音响彻云霄,盛名在四海之间迅速传播开来。 你身着华丽的衣衫,骑着像龙一样矫健的骏马,在繁华的街道上疾驰而过,就像流星划过夜空。 我历经忧患,身体过早地衰弱,生怕虚名会招来实实在在的灾祸。 我头戴童巾,身着僧衣,住在江边的小村落里,吃饱饭后就喜欢找个清闲的地方躺着。 睡醒后随手拿起书来看,有所感悟时就起身走走,然后又坐下。 我在林泉之间寻得乐趣,也会题诗记录,这些年写下的诗稿都堆积成了垛。 你打开我的诗卷,眼睛发亮,夸赞我的雄奇诗风能让李贺都感到惊叹。 我们相约日后一同在这里游玩,你还说要先买下相邻的庵堂和几座山头。 青松和白石听了这番话,仿佛也化作了庐山的二十位仙人,与我们相伴。
关于作者
宋代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