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送僧之邵武颇叙宗族以自激劝次韵

道人秀杰僧中龙,挥斤八极转苍穹。 虽然削弱不胜服,童稚亦可揕其胸。 世人徒见例秃髪,安知璞玉混铅铜。 顾君自是无营者,千山何事来匆匆。 山衣一披出松际,萧然自有清散风。 我狂如君不知耻,驽力亦须追高踪。 作诗颇亦叙宗祖,秀气杰句争豪雄。 读之吐舌颈为缩,忠义能尔形于中。 初如迷径失向背,忽得车首分西东。 从来惷直失计置,猬头但可衲帔蒙。 饭余便寝百无事,可以傲视金盖重。 乃今得名齐物志,激快如鸟初出笼。 愿君勿复忘此语,他年吾欲观事功。

译文:

这位道人十分优秀杰出,是僧人群体里的蛟龙,他挥舞着手中的“利斧”,似乎能转动整个天地。 虽然他看起来瘦弱得好像连衣服都撑不起来,可就算是小孩也能刺中他的胸膛(这里可能是一种略带自嘲或衬托其看似柔弱的表述)。 世上的人只看到他和一般僧人一样剃着光头,哪里知道他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混在铅铜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看您本是个不追逐功名利禄的人,为什么要匆匆忙忙地翻越千山呢? 您身披僧衣从松树林里走出来,潇洒自在,自带一种清幽闲散的气质。 我和您一样狂放却不知羞耻,即便像劣马一样能力有限,也必须要追随您的高尚踪迹。 您作诗还讲述了宗族之事,诗句秀丽杰出,尽显豪迈雄壮之气。 我读了您的诗惊讶得直吐舌头,脖子都好像缩起来了,您诗中流露出的忠义之情是从内心深处自然生发出来的。 起初读诗就像在迷路上迷失了方向,忽然又像看到了车的首部,能分清东西方向了。 我向来愚笨憨直,做事不懂得谋划安排,头发蓬乱得像刺猬头,只能用僧袍来遮盖。 吃完饭就去睡觉,百事不管,这样就能傲视那些看重功名利禄之人。 如今能领悟到《齐物论》的道理,那种畅快就像鸟儿刚从笼子里飞出来一样。 希望您不要忘记我说的这些话,将来我还想看到您建立一番功业。
关于作者
宋代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