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独负三尺琴,自谓羲皇得意深。 经年不肯鼓一曲,欲造千里求知音。 夕阳渡口西风起,黄叶纷纷坠秋水。 送君默默上孤舟,片帆忽举风波里。 此去吴中风物好,重复江湖我曾到。 桂子落时双涧秋,白猿啼处孤松老。 却入苕谿凡几里,连天震泽无穷已。 红蕖苞拆流水香,紫莼丝软鲈鱼美。 何时兴尽见归舟,古今客路多飘流。 孤云别鹤无踪迹,空听蝉声野渡头。
送友人
译文:
有一位隐居的高人独自背着一把三尺长的琴,他自认为领悟到了远古伏羲氏那种深邃的意趣。
一年到头都不肯弹奏一曲,一心想要远行千里去寻觅真正懂自己琴音的知音。
夕阳洒在渡口,西风飒飒地吹起,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在秋水中。
我默默地送你登上那孤独的小船,转眼间船帆扬起,消失在风波之中。
你这一去,吴地的风光景致十分美好,那里的江湖我也曾游历过。
桂花飘落的时候,双涧的秋天格外清幽,白猿啼叫之处,孤独的松树已经苍老。
你再进入苕谿还有多少路程呢,那连着天际的震泽广阔无边。
红色的荷花苞绽开,流水都弥漫着香气,紫色的莼菜丝柔软鲜嫩,鲈鱼的味道更是鲜美。
什么时候你游兴已尽,能见到你归来的船只呢?古往今来,在外漂泊的人总是四处飘零。
你就像那孤云和离群的仙鹤,一去便没了踪迹,只留下我在野渡头空听着蝉鸣声。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