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叔父俗罢

黄门昔万机,下士勤握沐。 今已与世疏,雅志追沂浴。 丹田有宿火,如比阳来复。 辘轳自转水,离坎俱实腹。 谪居使事乏,惟喜薪水足。 时濯西风尘,一寓归鸿目。 勿惊髀肉少,衣褐真怀玉。 明镜虽无垢,新苗良待沃。 雨余餐岩岫,露重膏松竹。 更观云入山,心与境同熟。 珍重耆城言,妙解何须读。 洁香非外求,清净常返瞩。 物初信可游,傥来非所卜。 益师庄叟言,养生贵缘督。

译文:

当年黄门公(这里可能指苏辙等,苏过叔父辈相关人物)日理万机之时,就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殷勤地接待贤才,洗发时多次握着头发停下来,吃饭时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 如今他已经与世俗疏远,高雅的志趣就像孔子弟子曾皙那样,追求在沂水沐浴、临风咏归的闲适生活。 他丹田之中有长久留存的内火,就如同阳气循环往复,生机不断。 那如同辘轳一般的人体气机自然运转,使得体内的阴阳(离坎分别代表阴阳)都能充实满足。 被贬谪居住在这里,公务之事匮乏,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柴和水都很充足。 时常在西风吹拂中洗涤身上的尘世之埃,把目光寄托在归来的鸿雁身上。 不要惊讶大腿上的肉变少了,虽然穿着粗布衣服,但内心却像怀揣美玉一样高洁。 明亮的镜子虽然没有污垢,但新生的禾苗确实需要好好灌溉。 雨后可以在山间岩岫品尝美食,露水浓重时松竹得到滋润。 再看着云雾飘入山中,心境与这山间的环境一同变得成熟而悠然。 要珍惜耆城(可能是佛教相关之地,这里有精神指引之意)传来的教诲,精妙的道理何须通过研读文字来理解。 圣洁的香气并非向外寻求而来,内心清净时常常自我审视就能获得。 事物的本初确实值得去探寻游历,那些偶然得来的东西并非是我们所能预料和强求的。 更要以庄子的言论为师,养生贵在遵循中正平和的原则。
关于作者
宋代苏过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