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承之紫岩长句

乱山穷处闻鱼鼓,梵宇潭潭不知暑。 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 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 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许。 富儿争致千金多,贫者不辞筋力苦。 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变琉璃宇。 南阳持节奉诏归,夜上峥嵘携幕府。 是时六月火令炽,千骑解鞍人按堵。 登临岂为谢公赏,七子赋诗歌赵武。 长廊月出清风生,古殿无人铃独语。 公留三日看溪涨,白昼鱼虾落飞雨。 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飘零悲逆旅。 莫投紫岩稍自慰,欲扣僧房无可侣。 有来野饷苜蓿饭,主人对客羞贫窭。 何似元戎从掾吏,落日红旗照洲渚。 椎牛酾酒劳还役,号令三更传部伍。 君能笔力记其事,句法更如山峻阻。 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 归来尚可诧朋友,云梦青丘俱不数。 山川虽是风物殊,乐哉信美非吾土。

译文:

在那群山深处,忽然听到了鱼鼓的声音,走进那幽深的寺庙,竟感觉不到夏日的暑热。 当年有个穿着麻衣的人在这里选择居住,亲自开垦山林,衣着破旧地忙碌着。 那凌空而起的楼阁道观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们在缥缈的云间,宛如天帝居住的地方。 这里的道人好似是有德行有道行的人,自己不刻意去求别人认可,人们却自然地赞许他。 富有的人争着送来大量钱财,贫穷的人也不辞辛劳地出力帮忙。 若不是有道人以足踏地般的毅力和感召力,这荒山怎能变成美如琉璃的庙宇。 南阳太守奉诏归来,夜晚带着幕僚登上这险峻的山峦。 那时正值六月,暑气炽热,众多骑兵解下马鞍,人们都秩序井然。 大家登山观景并非只为了像谢公那样游玩赏景,而是如同当年七子赋诗赞美赵武一样。 月光洒在长廊上,清风徐徐吹来,古老的殿宇里空无一人,只有铃铛独自作响。 太守停留了三天观看溪水上涨的景象,白天的时候,鱼虾好似随着飞雨一同落下。 我从前曾千里迢迢奔赴太行,身世飘零,在旅途中悲叹自己的境遇。 来到紫岩才稍感安慰,想要去僧房投宿却没有同伴。 有人送来粗陋的苜蓿饭,主人对着客人还因自家贫寒而感到羞愧。 这哪比得上太守带着属吏出行的场景,落日余晖下,红旗映照在洲渚之上。 杀牛斟酒犒劳归来的士卒,三更时分,号令传遍了整个队伍。 你有出色的笔力能够记录下这些事,诗的句法就像险峻的山峰一样奇崛。 这样一时的豪放之情哪里容易获得,更何况还有奇幻怪异的景象可供写诗取材。 归来之后还可以向朋友们讲述这些事,那些云梦、青丘之地都不值一提了。 这里的山川虽然依旧,但风物却有所不同,虽然这里美好让人快乐,但终究不是我的故乡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过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