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惠马生笔

闻说江南多笔工,马生所作尤瓌异。 十年江海得妙旨,一日声名倾众技。 故人怜我有书癖,数管不辞千里寄。 齐锋出颖虽不殊,洒墨虚心皆已智。 当年退之传毛颖,假辞托说终伤伪。 我今草草又百载,矫首相望空两地。 文房四子迭有无,商没参横似相避。 鼠须栗尾乃见嫌,强欲用之随弃置。 马笔端如故人面,眼瞥见时心已记。 跳龙卧虎非世习,绾虵萦蚓皆儿戯。 岂知远适在加鞭,却傚良工先利器。 何当拂衣隐林麓,约史著书从素志。 敢言名姓垂竹帛,自甘生死惟文字。 敬谢故人因及马,梳毫截管惟精致。 而今劲健已不售,要须软熟随人意。

译文:

早听闻江南有许多制作毛笔的工匠,其中马生所造的毛笔尤其奇特不凡。他在江南的江海之地钻研制笔之法长达十年,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精妙要领,一日之间,声名远扬,盖过了众多同行的技艺。 我的老友深知我有读书写字的癖好,不辞千里之遥,寄来了几管毛笔。这些毛笔的笔锋整齐、笔颖突出,外观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蘸墨书写时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巧思。 当年韩愈写《毛颖传》,借笔拟人,编造故事,终究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如今距离那时又过了百年,我与老友天各一方,只能抬头遥望,却无法相聚。 文房四宝常常此有彼无,就像天上的商星和参星一样,总是相互避开,难以同时出现。像鼠须笔、栗尾笔这样的名笔,如今也被人嫌弃,勉强使用之后便被弃置一旁。 马生所制的毛笔,就如同老友的面容一般亲切,我一眼看到它,心中便牢牢记住。那些所谓如龙蛇飞舞般的书法技艺,并非世人都能掌握,而那些弯弯曲曲、像蚯蚓缠绕的字,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罢了。 我深知要想在远方有所作为,就如同骑马远行需要加鞭一样,必须先有趁手的工具。所以我效仿能工巧匠,先准备好精良的笔具。 何时我能拂衣归隐山林,按照自己平素的志向,整理史籍、著书立说。我不敢奢望自己的名字能载入史册,只甘愿一生与文字相伴,以文字度过生死。 在此恭敬地感谢老友,并顺带感谢马生,他们制作毛笔时梳理笔毫、截断笔管都极为精致。如今那些劲健的毛笔已不受青睐,人们更需要的是柔软顺手、能随人意愿书写的毛笔啊。
关于作者
宋代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