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

我观淮之源,东行已千里。 扁舟一日下长淮,似与故人相见喜。 不知渡越几涧谷,清澈尚尔无泥滓。 澹然端肯与我俱,试问故人能有几。 荡云沃日穷眼界,茫茫直与天相似。 万艘络绎鼓风蒲,翳翳尘飞明镜里。 况闻水伯时恶剧,雷击风掀浪山起。 岂知生处极幽深,清浅涓涓一泓尔。 吾闻古来养心者,扩而充之亦如此。 自惭学问太迂疏,十载不离蛙井底。 潢污断港何足道,所得未能充口耳。 忽惊浩浩东倾海,会令百川皆遶指。 君看厚地一撮土,本来也是无多子。 人间万事须自强,嗟我蹉跎今老矣。

译文:

我去探寻淮河的源头,发现它东行已经有千里之遥。 我乘坐着小船在淮河上顺流而下,一天就走过了很长的距离,这感觉就好像和老朋友相见一样让人欢喜。 也不知道在渡河过程中越过了多少山间的溪谷,淮河水依旧如此清澈,没有一点泥沙杂质。 它那么安静平和地流淌,似乎愿意一直陪伴着我,我不禁自问,像这样的“故人”又能有几个呢? 极目远望,淮河水波荡漾,与天上的云朵相映衬,日光倾洒在水面上,视野极其开阔,那茫茫的水面简直和天空连为一体。 无数的船只接连不断地行驶在河上,船桨鼓起风来吹动蒲草,扬起的灰尘就像在明亮的镜子里弥漫开来。 况且我还听说水神有时候会恶作剧,发起脾气来又是打雷又是狂风,掀起的浪头像山一样高。 谁能想到淮河的源头竟藏在那么幽深的地方,不过是一泓清浅、涓涓细流罢了。 我听说自古以来善于修养心性的人,他们不断扩充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就如同淮河这样。 我惭愧自己学问太过浅陋,就像那只在井底待了十年的青蛙一样见识短浅。 那些小水坑和断流的小港又算得了什么呢,我所学到的东西连填满自己的耳朵和嘴巴都不够。 忽然看到淮河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入大海,它能让众多的河流都环绕着它。 你看那大地,哪怕只是一小撮土,原本也没多少。 人世间的万事都得依靠自己努力,可叹我虚度光阴,如今已经老了。
关于作者
宋代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