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 其二

老人聚扶杖,儿啼使君前。 习知使君清,一觞代一钱。 六城十万户,焉依刺史天。 刑清艾作𫖒,俗朴蒲为鞭。 赭衣入佗郡,关户得晏眠。 州乡大作社,击壤歌康年。 左轓忽照路,更借知无缘。 愿公治者广,此惠周幅员。

译文:

老人们相互搀扶着拄着拐杖,孩子们在知州大人面前啼哭。 大家都熟知知州大人清廉,就用一杯酒代替赠别的铜钱。 这六个城池十万户人家,到哪里再去依靠这如天般庇佑百姓的刺史呢。 州内刑罚清明,官服上的蔽膝如同艾草般自然和谐;民风淳朴,只需用蒲草做的鞭子象征刑罚。 罪犯都跑到其他郡去了,家家户户都能安心入睡。 州里乡间大规模地举办社祭活动,百姓们像古时击壤而歌一样欢唱着丰年的喜悦。 您离别的车驾突然照亮了道路,我们都知道再想挽留您已经没有机会了。 只希望您治理的地方能更广,把这种惠及百姓的善政推行到整个国家。
关于作者
宋代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