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答马用宏朝散

三吴汗漫游,弥月沐风雨。 归来骇贫舍,忽有金刚杵。 岂惟心疾失,顿觉头风愈。 句如冰壶清,格类瓦棺古。 五言有奥境,此段得笺诂。 吾衰久寂寂,笑人忧邓禹。 自贬岂不能,趋竞虞姗侮。 洞庭岩壑秀,信美真吾土。 秋涛浮乾坤,日月互吞吐。 中有七十山,招提称踵武。 归命两足尊,一洗俗谛苦。 但喜经翻贝,那知檄驰羽。 钟鱼走诸刹,袵席讵安处。 洞天隔尘寰,仙境一二数。 毛公金丹成,拔宅已轻举。 空余朝斗坛,遗址犹可覩。 法城有龙象,今作西山主。 净瓶逗真机,松枝代挥麈。 示我第一义,金篦破昏瞽。 清游怀清标,所恨隔笑语。 茅庐新塈涂,户牖木仅斧。 剧谈伫公来,相望十里许。

译文:

我在三吴之地畅快地漫游,整整一个月都沐浴着风雨。回到家中,看到贫寒的居所,心里很是惊讶,却突然收到了你如金刚杵般珍贵的诗作。 这诗作一来,不仅让我内心的烦闷一扫而空,连头疼的毛病似乎都一下子好了。你的诗句如冰壶般清澈,风格似瓦棺寺壁画般古朴。五言诗里有着深奥的意境,这一段着实值得细细笺注阐释。 我已然衰老,长久以来默默无闻,还笑话那些像担忧邓禹那样自寻烦恼的人。我难道不会自我贬抑吗?只是害怕去追逐名利会遭到他人的嘲讽侮辱。 洞庭湖的岩崖沟壑秀丽无比,这里如此美好,真是我的理想家园。秋天的波涛在天地间涌动,日月仿佛在湖水的吞吐间交替。湖中有七十座山峰,寺庙一座接着一座。 我归心于佛祖,希望能洗去世俗观念带来的痛苦。只满心欢喜地诵读佛经,哪还管那紧急的文书。寺庙的钟声和木鱼声在各个佛刹响起,我哪里还能安心地躺在枕席之上。 那洞天福地隔绝了尘世,仙境屈指可数。传说毛公炼成了金丹,带着全家飞升而去。只留下朝斗坛的遗址,现在还能看到。 法城有像龙象一样的高僧,如今成了西山的住持。他手持净瓶,传达着玄妙的机锋,用松枝代替拂尘。他向我揭示了佛法的第一义谛,如同用金篦拨开了我昏暗的双眼。 我心怀你高洁的风采,渴望能一同畅游,只可惜不能与你谈笑交流。我的茅庐刚刚粉刷过,门窗也只是简单地用斧头砍制而成。我满心期待着你来与我畅谈,我们相隔不过十里路啊。
关于作者
宋代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