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吴江王文孺解元臞庵

臞庵散人筑隐居,自称山泽之臞儒。 邀风贮月有亭观,以道自广何其臞。 三江雪浪鱼龙窟,千古浮天仍浴日。 乍吞涯涘归醉胸,时卷波澜入吟笔。 天储此景非寒窘,经营杰观规相凖。 万株苍石云𣃁根,十顷红蕖波照影。 异时璧沼摇毛锥,同门太半通金闺。 一班一级何足道,赋归有此知为谁。 境清恍与尘寰隔,仿佛天随旧行迹。 闻道朱黄近笔床,定有丛书增笠泽。

译文:

臞庵散人建造了一座隐居之所,他自称为山泽间清瘦的儒生。 他那里有可以邀来清风、留住明月的亭台楼观,以道来自我充实,却显得如此清瘦。 吴江附近的三江,有着如雪般的浪涛,是鱼龙栖息的地方,古往今来,江面辽阔似与天相连,太阳仿佛在江水中洗浴。 他偶尔能将这浩渺的江景尽收于醉后的胸怀,时时又能把波澜壮阔的景象融入到自己的吟诗作笔之中。 上天储备了这样的美景,并非是让此地寒酸窘迫,建造如此杰出的景观是有一定规格标准的。 那里万株苍石,像是从云间被挖掘出来扎根于此,十顷红色的荷花在水波中映照出美丽的身影。 过去他在太学中挥毫泼墨,同窗好友大半都能进入仕途。 但那一级半职又何足挂齿,他赋闲归来,有这样的地方,这又是为了谁呢? 这里环境清幽,恍惚间与尘世隔绝,仿佛能看到当年陆龟蒙(天随子)的旧有行迹。 听说他的笔床旁近日放着朱黄颜色的批注书籍,想必他定是在编写著作,为这笠泽之地增添新的文化篇章。
关于作者
宋代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