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少卿侍建安文安二王讲席于资善堂夜被旨锡紫章服辄成长句纪庆

岐嶷天人讲肆筵,恩华夜到华门前。 十行诏墨芝香重,三品朝衣葚色鲜。 能取身章同拾芥,应酬古本似奔泉。 拖金朱绿更旬日,岂待常涂二十年。

译文:

这首诗的标题意思是作者的兄长(伯氏)担任少卿之职,在资善堂为建安王和文安王讲学,夜里接到旨意被赐予紫色章服,作者写此长诗来记录庆贺。下面是对诗歌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聪慧不凡如同天人般的王爷们在讲学的席位上聆听学问,皇上的恩泽荣耀在夜里降临到华丽的大门前。 那写着圣旨的诏书墨香浓郁,好似散发着灵芝的芬芳,三品官员的朝服颜色鲜艳如成熟的桑葚。 兄长获取这身荣耀的章服就像拾取草芥一样轻松,他应对古代典籍里的学问如同奔腾的泉水般流畅自如。 再过十天半月兄长就会佩戴金印、身着朱衣绿带(获得更高的官职),哪里需要像平常人那样历经二十年的漫长仕途啊。
关于作者
宋代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