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示内

尝闻藁砧词,破镜喻月半。 为期望夫还,頋影兴妇叹。 乃知同室处,一笑日可玩。 所悲孩抱中,聚沬何易散。 嘹然唯一雏,单栖若无伴。 抚枕中夜吁,不寐常达旦。 藜羮具一杯,日举天随案。 还胜在板屋,秪使心曲乱。 小鬟维槁项,聊可奉掷盥。 每观绩麻手,捷急真不缓。 娉婷或阶𣒌,今古同一贯。 颇知食薇清,凛凛可立懦。 仍甘作诗穷,乌银以喻炭。 行看春日暄,妇事勤茧馆。 所求亦不奢,勿遣儿号暖。 布衾幸无恙,不换角枕粲。

译文:

我曾听闻《藁砧诗》里,用破镜来比喻月半。诗中女子盼望着丈夫归来,顾影自怜发出悲叹。 由此我知道,夫妻能同在一室相处,哪怕只是相视一笑,也足以让日子变得美好。可让人悲伤的是,我们那些年幼的孩子,就像聚起的泡沫一样容易消散。 如今只剩下一个孩子,形单影只,仿佛没有同伴。半夜里我抚摸着枕头叹息,常常一夜无眠直到天亮。 每天只需准备一杯藜羹,就像天随子那样简单度日。这总好过困在简陋的木板屋里,让人心烦意乱。 家中的小丫鬟瘦骨嶙峋,姑且还能侍奉洗漱之事。看她那双绩麻的手,动作敏捷毫不迟缓。 那些美貌娇柔的女子,无论古今都是如此。我很欣赏像伯夷叔齐食薇那样的清高品质,它能让懦弱之人变得有骨气。 我也甘愿因作诗而生活穷困,就像用乌银来比喻木炭一样,安于这种平淡。 眼看着春日温暖,妻子要勤劳地去蚕房劳作。我所求并不多,只希望孩子别因为寒冷而啼哭。 布被子幸好还完好,我也不贪图那漂亮的角枕。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