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德复用前韵见贻亦次奉和

蔡家笔法擅今古,楷书尤夸荔支谱。 后来谁笔最通神,要与渠伊为伴侣。 只今书学贵瘦硬,弟子员阙谁可补。 君持此几要投人,字画不工那得取。 山人俗书如俗马,骨少肉多今不数。 当君此赠恐不堪,大似无功飨盐虎。 新诗继作苦难和,只赏君房妙言语。 嗟予老矣亦懒书,留与儿曹写时雨。

译文:

蔡家的书法技艺在古今都十分出众,尤其那楷书,像《荔枝谱》的书法更是令人夸赞。 在蔡家之后,谁的笔法最为出神入化呢?那人定要和蔡家书法的神韵相匹配才行。 如今的书法审美看重瘦硬的风格,在这书学领域里,就像弟子员有缺额一样,谁能来补上这空缺呢? 你拿着这样的书法作品想要送人,要是字画写得不好,又怎么能让人接受呢? 有些山野之人的书法就如同那俗气的马匹,骨力不足而肉感有余,如今已经不值得一提了。 你送我这样的书法作品,我觉得可能不太相称,就好像没有功劳却享受“盐虎”之赏一样。 你接着又作了新诗,这让我很难和诗,我只是欣赏你精妙的言辞。 可叹我已经老了,也懒得去练字了,就把这书法的事情留给子孙们,让他们在笔墨中书写出如及时雨般润泽的佳作吧。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