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端甫以画牛一纸遗李成德成德以示予为赋长韵

画牛蹄角四十八,楮生尘昏仅可阅。 头头露地各逍遥,不愁牵车喘见月。 舐笔和墨谁氏子,定自道人非画史。 把鼻牵回得真牧,信手摹成妙如此。 朱公自成老斵轮,不惜是牛持赠君。 愿君成诵石巩语,更将此画同参取。

译文:

这幅画里画着的牛,蹄子和角加起来一共有四十八个,画纸都有些陈旧积尘了,但还勉强可以看清楚。 每一头牛都在空旷的地方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不用担心会被人牵去拉车,累得像汉代的牛那样热得喘气望着月亮。 蘸着笔调好墨画出这幅画的是谁呢?我猜他一定是个有道行的人,而不是普通的画师。他能把握到牛的神韵,仿佛是把牛的真性牵回,然后信手一挥就画出了如此美妙的画作。 朱公就像那位技艺高超的老斲轮者,毫不吝惜地把这幅画着牛的作品赠送给你。 希望你能熟读石巩禅师关于牛的那些禅语,再结合这幅画一起去参悟其中的深意。
关于作者
宋代谢薖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