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塘道中寄怀归宗逈中法阐法仁三僧

窗鸡唤晨炊,毂声转水辙。 出遨得会稽,辨严未明发。 朔气犯襟裾,露华袭毛髪。 仿像滹沱河,幽事期可悦。 旅雁起寒塘,疏林耿明月。 挽彼岁寒姿,然萁共明灭。 岂惟苏奚奴,政可烘履袜。 黎明诣萧寺,饷糜随盥栉。 风廊谑谈僧,蒲团寻老衲。 堂堂大圜照,此渠亲记莂。 缅怀汤惠休,妙理颇诣绝。 超然宴法窟,胸次包禹穴。 阐师远游孙,卓卓霜下杰。 真成一角麟,笑我缘盎鼈。 寂子延陵秀,晖映敌冰雪。 渥洼真龙媒,作驹已汗血。 刮膜藉金篦,嘉言霏玉屑。 德星毎难聚,顾兔复易缺。 紫霄上巑岏,石镜悬莹澈。 幽期不嫌频,难遣芳岁歇。

译文:

清晨,窗外的鸡啼唤醒了我去准备早饭,车轮声在水边的车辙上转动。我出门远游来到了会稽,整理行装还未天亮就出发了。 北方的寒气侵袭着我的衣襟,露水沾湿了我的头发。这情景仿佛让我置身于滹沱河畔,期望着接下来的幽静之事能让我愉悦。 寒塘里的旅雁惊起,稀疏的树林间明月明亮而清冷。我折下那经冬不凋的树枝,点燃它,火焰忽明忽暗。这火不仅能让我的仆人暖和些,还能烘干我的鞋袜。 黎明时分,我来到了那座幽静的寺庙,随着洗漱之后享用了寺庙提供的粥。在那有风的走廊上,与谈笑的僧人相遇,又在蒲团上找到了那位老和尚。 那声名显赫的大圜照,这几位僧人都曾得到他的亲自印证。我不禁缅怀起汤惠休,他对精妙佛理的领悟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他们超脱地安处于佛法的殿堂,胸中似乎包容了禹穴的奥秘。阐师是远游高僧的传人,如霜雪中卓然挺立的豪杰。他就像那稀有的独角兽,还笑着调侃我像那困在盆中的鳖。 寂子是延陵的杰出人才,他的光彩如同冰雪般明亮照人。他就像那渥洼池边的千里马,还是小马驹时就已展现出非凡的气质。他的话语如同金篦刮膜般让我豁然开朗,美好的言辞如美玉的碎屑纷纷洒落。 贤德之人就像德星一样难以相聚,而月亮又很容易缺去。紫霄峰高耸入云,石镜高悬,晶莹澄澈。我并不嫌与他们的幽会太过频繁,只是难以让这美好的时光不流逝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彭

李彭,约公元一o九四年前后在世,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人,江西诗派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绍圣初前后在世。博览群书,诗文富赡,为江西派大家。曾与苏轼、张耒等唱和。甚精释典,被称为“佛门诗史”。生平事迹不可考。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