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尉钱绅种莲其上开轩榜曰起灵盖取鲍参军荷花赋超四照之灵本云

平吴利在获二陆,我得斯人一夔足。 明光射策卷波澜,灞桥新诗挟冰玉。 只因心赏鲍参军,种花欲招千载魂。 笔端有口不倚辨,尽付此花生气存。 一代风流几顿尽,汉官威仪聊复正。 觅句何劳梦惠连,解颐未用呼匡鼎。 秋风苹末助飕飗,花药应须让一头。 何必嘉陵种嘉橘,始拟人间千户侯。

译文:

### 大意翻译 当年平定东吴,关键在于得到了陆机、陆云这两位贤才,而我如今能结识钱绅,就如同舜帝得到了夔一样,有这一个贤才便足够了。 钱绅在朝堂之上应对策问,文思如波澜般壮阔,那才华就像闪耀的明光;他在灞桥所作的新诗,如同冰玉般纯净高洁。 只因他内心欣赏鲍照鲍参军,所以种上莲花,想要招来那千载之前诗人的魂魄。他文笔精妙,笔下似有灵舌却无需倚仗言辞争辩,将所有的情思都寄托在这莲花之中,让莲花也有了生气。 一代的风流人物差不多都消逝殆尽了,而钱绅的出现好似让汉官的那种庄重威仪又重新端正起来。 他写诗何须像谢灵运那样梦中遇见谢惠连才得佳句,他谈笑解颐也不必像匡衡那样凭借口才来引人发笑。 秋风从苹草末梢吹起,带来飕飕凉意,这莲花的风采,其他花草都得甘拜下风。 又何必像李衡那样在嘉陵江畔种上嘉橘,才能比得上人间的千户侯呢,钱绅自有他独特的风采和价值。 ### 注释及解析补充 1. **“平吴利在获二陆,我得斯人一夔足”**: - “平吴获二陆”:西晋时期,平定东吴后,陆机、陆云兄弟到洛阳,以才学闻名。这里用此典故强调贤才的重要。 - “一夔足”:夔是舜帝时的乐官,传说舜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作者借此表示钱绅是难得的贤才。 2. **“明光射策卷波澜,灞桥新诗挟冰玉”**: - “明光射策”:明光指汉代宫殿名,射策是汉代考试取士的一种方式。这里说钱绅在朝堂应对策问,才华出众。 - “灞桥新诗”:灞桥是长安东的一座桥,古人多在此送别,很多诗人在此留下佳作。“挟冰玉”形容诗的纯净高洁。 3. **“只因心赏鲍参军,种花欲招千载魂”**: - 鲍参军即鲍照,他写过《芙蓉赋》等关于荷花的作品。钱绅种莲并以“起灵”命名轩,是因为欣赏鲍照,想招来他的精神。 4. **“笔端有口不倚辨,尽付此花生气存”**:钱绅文笔好,无需靠言辞争辩,把情感都赋予莲花,让莲花有了生机。 5. **“一代风流几顿尽,汉官威仪聊复正”**:感慨一代风流人物大多消逝,而钱绅有汉官那样的庄重威仪,让这种风范得以重现。 6. **“觅句何劳梦惠连,解颐未用呼匡鼎”**: - “梦惠连”:谢灵运曾说梦见谢惠连才写出“池塘生春草”的佳句。这里说钱绅写诗不需要这样的机缘。 - “呼匡鼎”:匡鼎指匡衡,他善于解说经义,能使人开怀大笑。意思是钱绅无需靠口才引人发笑。 7. **“秋风苹末助飕飗,花药应须让一头”**:秋风起,莲花的风采让其他花草都比不上。 8. **“何必嘉陵种嘉橘,始拟人间千户侯”**:李衡曾在嘉陵江畔种橘千株,被称为“千头木奴”,日后可抵千户侯的收入。这里说钱绅不必如此,自有其价值。
关于作者
宋代李彭

李彭,约公元一o九四年前后在世,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人,江西诗派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绍圣初前后在世。博览群书,诗文富赡,为江西派大家。曾与苏轼、张耒等唱和。甚精释典,被称为“佛门诗史”。生平事迹不可考。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