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鸿草堂图

丈室幽云织翠微,卢生草堂云作扉。 阴崖绝壑鸟迹稀,扶藜纵观拂云霓。 心知丹毂赤吾族,要须爱身如爱玉。 三十六峰幽意足,何必鉴湖分一曲。 老仙宁上登封坛,一夜蠒生双足间。 不知此图笔笔妙,岩峦映带冰霜颜。 集贤学士从省归,僧床卧观昼掩扉。 绣鞍那补尘化缁,不如卢郎驾鸿飞。 老色苍颜今采薇,故山风烟常满衣。 眼明见此社中客,尽谢东阡与西陌。

译文:

### 逐句翻译 1. **丈室幽云织翠微,卢生草堂云作扉** - 狭小的禅房周围,清幽的云雾交织着青山的翠色。卢生的草堂更是奇妙,仿佛用云雾当作了门扉。 2. **阴崖绝壑鸟迹稀,扶藜纵观拂云霓** - 背阴的山崖和陡峭幽深的山谷,鸟儿的踪迹都很稀少。卢生拄着藜杖四处游览,仿佛伸手就能拂到天上的云霞。 3. **心知丹毂赤吾族,要须爱身如爱玉** - 他心里明白,那华丽的红色车驾(象征着富贵官场)可能会给家族带来灾祸,所以一定要像爱惜美玉一样爱惜自己的身体和清名。 4. **三十六峰幽意足,何必鉴湖分一曲** - 这里的三十六座山峰充满了清幽的意趣,已经足够让人满足,又何必像贺知章那样向皇帝请求赐给鉴湖一角作为养老之地呢。 5. **老仙宁上登封坛,一夜蠒生双足间** - 这位超凡的老者宁愿隐居,也不会去登上那象征着帝王封禅的登封坛。就好像一夜之间双足生出了茧子,也不愿沾染世俗的名利。 6. **不知此图笔笔妙,岩峦映带冰霜颜** - 人们不知道这幅画每一笔都精妙至极,画中的山峦相互映衬,就如同有着冰霜般高洁的容颜。 7. **集贤学士从省归,僧床卧观昼掩扉** - 集贤院的学士从官署归来,在僧床之上躺着观赏这幅画,白天也关上房门。 8. **绣鞍那补尘化缁,不如卢郎驾鸿飞** - 那装饰华丽的马鞍又怎么能弥补在尘世中被染黑的灵魂呢?还不如像卢郎一样,像鸿雁一样自由自在地高飞。 9. **老色苍颜今采薇,故山风烟常满衣** - 如今卢生已是面色苍老,在山中采薇为生,故乡山间的风烟常常沾满他的衣裳。 10. **眼明见此社中客,尽谢东阡与西陌** - 眼睛明亮地看到画中像卢生这样超脱尘世的人,便要拒绝世间的功名利禄,远离那些乡间的阡陌小道(象征世俗生活)。 ### 整体理解 这首诗围绕卢鸿的草堂图展开,赞美了卢鸿隐居山林、远离官场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品质。诗中先描绘了草堂周围清幽的环境,接着表明卢鸿对富贵的不屑和对自身清名的珍视。通过与历史上请求归隐的人物对比,突出卢鸿隐居的纯粹。又夸赞了草堂图的精妙,将学士观画与卢鸿的生活形成对比,强调了隐居的自在。最后表达看到画中之人后要远离世俗的决心。
关于作者
宋代李彭

李彭,约公元一o九四年前后在世,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人,江西诗派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绍圣初前后在世。博览群书,诗文富赡,为江西派大家。曾与苏轼、张耒等唱和。甚精释典,被称为“佛门诗史”。生平事迹不可考。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