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 其四八

一二三,四六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少林谩道付神光,卷衣又说归天竺。 天竺茫茫无处寻,夜来却对乳峰宿。

译文:

这则诗读起来像是带有禅意的偈语,以下是大致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一、二、三,还有四和两个六,那有着碧眼的胡僧(达摩祖师)所蕴含的佛法妙理,是难以用数字计算和穷尽的。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虽然说把衣钵传给了神光(慧可),又传说他卷起衣袍回到了天竺。 那遥远的天竺渺茫难寻,好似根本无处可觅踪迹。 到了夜晚,(仿佛一切又回归本真),最终只是对着这乳峰栖息安宿。 需要说明的是,这类禅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禅理和玄意,翻译只能尽可能传达其字面及大致意象,其中的禅机妙义很难完全用白话准确表达出来。
关于作者
宋代释重显

释重显(九八○~一○五二),字隐之,俗姓李,号明觉大师,遂宁(今属四川)人。早年于益州普安寺出家,以释仁铣为师。出游荆渚间,又北游至复州,从北塔祚禅师学五年。真宗天禧中至灵隐(《三宝赞》自序),滞留数年,后主明州雪窦寺。仁宗皇祐四年卒,年七十三。有《祖英集》两卷、《瀑泉集》、《拈古集》各一卷。《禅林僧宝传》卷一一有传。 重显诗,据《四部丛刊续编》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祖英集》、《颂古集》为底本。《祖英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颂古集》校以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简称元刊本),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