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奴不及缘坡竹,柱车守闾各有局。 苟不上券吾不欲,僮约卒音几恸哭。 劣于郄公常奴尔,性不茹荤少陵喜。 吐茵西曹第忍之,封侯骨相多小史。 苍头乃复在琳房,柯亭横吹节饱霜。 炊饭作糜缘底事,心写泉声风韵长。 寇谦酌我次翁狂,如鱼听曲首低昂。 恨不临风作三弄,不减当时桓野王。
正月二十六日寇顺之饮仆以醽渌酒径醉闻横笛音李仲先顺之有苍头能作龙吟三弄偶不果戏成此诗
译文:
这首诗题比较长,它记录了正月二十六日,寇顺之请“我”喝醽渌酒,“我”很快就喝醉了,听到横笛的声音,李仲先、寇顺之有个家仆能吹奏如龙吟般的曲子,可惜这次没吹奏成,“我”便戏作此诗。以下是对诗歌正文的翻译:
那个家仆还比不上沿着山坡生长的竹子,无论是拉车的还是守门的,都各有自己的职责和安排。如果不能像立下契约那般尽好职责,我实在难以满意,就如同《僮约》结尾处那样让人有近乎恸哭的无奈。
这个家仆比郄公的家奴还要差些,不过他不吃荤腥,这一点倒是让我像杜甫一样感到欣喜。就像吐了丞相车上垫子的西曹,还是暂且忍耐吧,毕竟历史上有很多封侯拜相的人出身低微的小吏呢。
这个家仆此刻在那如仙境般的琳房之中,那柯亭竹做成的横笛吹出的曲调,就像竹子饱经霜雪一般带着独特韵味。做做饭、煮煮粥这样的事哪里能发挥他的才能,他内心流淌出的如泉水般的笛音韵味悠长。
寇顺之给我斟酒,让我像汉时的盖宽饶一样狂放,我如同鱼儿听曲一般随着节奏摇头晃脑。只可惜不能在这清风中听他吹奏那如龙吟般的“三弄”之曲,不然这场景绝对不会逊色于当年桓野王听笛的美妙时刻。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