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忱游东山古风

休沐不暇懒,趁此郊原晴。 驾言出东门,蹀躞马在坰。 江山恣游眺,颇惬幽人情。 同行有胜侣,豪气如陈登。 妙语倾锦囊,璀璨珠玑盈。 暂释簿领劳,顿觉心迹清。 人生一世中,转徙如邮亭。 爱君绝尘姿,坦坦心地平。 当年功名念,晚节师渊明。 出处岂有心,敢论亏与成。 吾衰百念冷,端如在家僧。 东山本非山,名字空峥嵘。 不见古松色,讵闻山鸟声。 演师独面壁,燕坐朝黄庭。 骨冷唤不回,蚌珠秘龛灯。

译文:

平日里休息的时间都不敢偷懒,趁着这郊原上天气晴朗出去走走。 驾车出了城的东门,马儿在遥远的郊外小步徘徊。 尽情地游览眺望江山景色,很是契合我这喜爱幽静之人的心意。 一同出行的有非常优秀的同伴,他的豪迈气概就像陈登一样。 他妙语连珠,从他口中说出的话语就如同从锦囊里倒出的珍宝,光彩夺目。 暂时放下了公文簿册的劳累,顿时感觉内心和行为都变得清净了。 人活在这一世当中,辗转迁徙就如同在驿站歇脚的过客。 我欣赏你超凡脱俗的姿态,内心坦荡如平地。 你当年也有追求功名的念头,到了晚年却以陶渊明为师。 出仕和隐居哪里是刻意为之,又怎么敢去谈论什么是失败什么是成功呢。 我已衰老,各种念头都已冷淡,就像在家修行的僧人一样。 东山其实并非真正的山,只是名字听起来很不凡。 这里看不到古老松树的样子,也听不到山间鸟儿的叫声。 演师独自面对墙壁修行,安静地坐着,如同修炼道家功法。 他已超凡入圣,我怎么呼唤都唤不回他的思绪,他就像蚌中藏珠般,在佛龛灯光的映照下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世界里。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