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地草

城东古双泉,清驶给万家。 缾罂昼夜给,舶贾杂邻娃。 蛮童与蜑女,赤脚两髻丫。 常苦藻荇繁,滋蔓掩白沙。 萧疏失林影,聒聒鸣乱蛙。 十夫勇善没,入水初纷拏。 讵劳斧钺诛,芟荑费锄杷。 除恶去根本,无令再萌芽。 依凭绝纤鳞,惊惧失老蛇。 风吹有縠纹,月照无纤瑕。 铜盆湛冰雪,石鼎发乳花。 余波及农圃,父老免叹嗟。

译文:

在城东有古老的双泉,泉水清澈且流淌迅速,能够供给城里上万户人家用水。 无论白天黑夜,人们都提着瓶瓶罐罐来这里取水,有往来的商船商人,也有邻家的姑娘。 还有那些南方少数民族的孩童和蜑家女子,她们光着脚,梳着两个发髻。 这里常常让人苦恼的是水草长得太过繁茂,它们不断滋生蔓延,把泉底的白沙都掩盖住了。 树林的影子因为水草的杂乱而显得稀疏,周围还不断传来青蛙嘈杂的叫声。 有十个勇敢且擅长潜水的人,他们跳入水中,一开始场面十分混乱。 根本用不着斧头去砍伐,除草也得花费不少功夫用锄耙来清理。 要除掉这些恶草就得从根本上入手,不能让它们再次发芽生长。 除掉水草后,连小鱼都没了可以依靠藏身的地方,老蛇也吓得没了踪影。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细细的波纹,月光洒下,水面没有一点瑕疵。 泉水清澈得如同铜盆里盛着的冰雪,用这泉水煮茶,石鼎中还会泛起乳花。 这泉水的益处还延伸到了农田和菜圃,让父老乡亲们不用再为缺水而叹息发愁。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