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先兄以连雨形于咏歌是时适闻韩侯淮北之捷因次韵

颓垣败屋未须悲,淮北于今暗铁衣。 背水汉营朝气锐,青冈敌骑夜声微。 萧条里巷徴符急,浩渺江湖羽檄稀。 不及戎行亲矢石,独将诗礼继庭闱。

译文:

破败的墙垣和坍塌的房屋啊,此刻不必为此悲伤。如今的淮北大地,到处都是身着铁甲的士兵在活动。 那汉军如同当年背水一战时一样,早晨士气高昂、锐不可当;而敌军的骑兵在夜里的动静却微弱得很。 在这萧条的街巷之中,官府征调百姓的文书急如星火;在那浩渺的江湖之上,军事方面的紧急命令却很少传来。 我不能投身到军队里,亲身去经历那枪林箭雨的战斗;只能独自以吟诗习礼来继承先辈的教诲。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