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彩堂

耕桑不扰罢开边,家国安荣二百年。 三世彩衣疑有种,一门忠孝岂无传。 遭时自致公卿贵,积庆多因父祖贤。 鹤骨松标长照世,不须图画上凌烟。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直接描绘世彩堂的景象,而是通过对一个家族的赞誉来间接体现世彩堂所承载的家族荣耀和精神内涵。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国家太平,不再进行开疆拓土的征战,百姓得以安心耕织,不受干扰,国家和家族都安定繁荣了二百年之久。 这个家族三代人都能身着彩衣尽孝,仿佛这孝悌之风是有传承的基因;一门上下忠孝两全,又怎会没有值得传颂的故事呢? 生逢盛世,家族中的人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机遇,能够位列公卿,获得尊贵的地位。而家族积累下的福庆,大多是因为父祖辈的贤德。 家族中的长辈有着如仙鹤般清奇的风骨、青松般挺拔的姿态,他们的风范长久地照耀世间,根本不需要把画像绘于凌烟阁上,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家族和世人的楷模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