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 其二

路接蓬瀛日景迟,尘心消尽忘归期。 雨余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 晚色远涵残照外,春光欲近禁烟时。 黄鹂不肯簷间语,隔叶相呼过别枝。

译文:

这条路一直通向如蓬莱、瀛洲般的仙境,日子都仿佛变得悠闲缓慢起来。我心中的尘世杂念完全消散,都忘了回去的日期。 一场雨后,荒草蔓延,渐渐侵占了这弯曲的小路;微风吹起,平静的池面泛起了层层细小的波澜。 傍晚的天色,远远地与那即将消逝的夕阳余晖相互交融;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马上就要到禁火寒食的时节了。 那黄鹂鸟不在屋檐间啼叫,却隔着树叶相互呼唤着,飞到了别的树枝上去。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