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程伯宇尚书 其一

目断佳城户一扃,名山千古返英灵。 郡祠空复存图像,朝路无由认履声。 大节已书班氏笔,丰碑应勒退之铭。 文章不朽传贤嗣,收拾何劳假六丁。

译文:

我极目远望,那安葬着程伯宇尚书的墓地,墓门紧紧关闭着,仿佛隔绝了尘世。那连绵的名山啊,千秋万代都收纳着他的英灵。 在那郡中的祠堂里,空空地摆放着他的画像,可如今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我只能对着画像缅怀。在那朝廷的道路上,我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他那熟悉的脚步声了。 他一生坚守的高尚气节,早已被如班固般的史官书写记录下来,载入史册,永垂不朽。那高大的石碑上,应该镌刻着像韩愈所写的那样的铭文,来铭记他的功绩与品德。 他的文章会永远流传下去,由他贤能的子孙继承和发扬。这些文章本身就有着不朽的价值,根本不需要借助传说中六丁力士的神力去收集和保存,自会在世间长久流传。
关于作者
宋代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