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行

我有辟邪镜,得之咸阳宫。 其阴为天池,一母将九龙。 旁书负图字,土蚀如旋虫。 缄以骇鸡珍,妙极倕之工。 请言照远近,十里秋毫空。 岂不鉴脂泽,所贵肝胆通。 问谁为此器,太古非人功。 客闻重叹息,意欲窥灵踪。 高台不辞倚,恐客难称容。 绳穷匣半启,四室来悲风。 日车当昼留,羞涩如顽铜。 森然髪上指,凛若临霜锋。 我还抚客手,此岂世宝同。 挥涙两无言,掩镜鞶囊中。

译文:

我拥有一面能够辟邪的镜子,它是从咸阳宫得到的。 镜子的背面刻着天池的图案,有一条母龙带着九条小龙。旁边还刻着“负图”的字样,只是被泥土侵蚀得像盘旋的虫子一样,字迹模糊难辨。这面镜子被用珍贵的骇鸡犀包裹着,它的制作工艺精妙绝伦,就算是上古名匠倕来做也不过如此。 要说这镜子的照物能力,方圆十里之内的细微事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它不仅仅是能映照出脂粉妆容,更可贵的是能洞察人的肝胆肺腑。 我不禁思索,是谁制作了这面神奇的镜子呢?它应该是太古时期的产物,绝非人力所能轻易为之。 有客人听闻了这面镜子的神奇,不禁重重叹息,心里想要一窥这镜子的神奇踪迹。我登上高台,并不推辞为客人展示镜子,但又担心客人的容貌难以承受这镜子的审视。 当我慢慢解开绳子,打开一半镜匣时,四面房间里突然刮起了悲凉的风。明明是大白天,太阳却仿佛停住了脚步,这镜子就像一块顽铜一样显得羞涩无光。 客人吓得头发直立,感觉就像面对着寒冷的霜锋,令人胆寒。我轻轻握住客人的手,对他说,这镜子哪里是世间普通的宝物能相比的啊。 我们两人相对无言,眼中含泪,最后只好把镜子重新收进了鞶囊中。
关于作者
宋代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