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孙益远三士堂

稚川晚作罗浮游,渊明暂出还归休。 东坡百谪乃欣慕,孙郎更欲参其流。 四人出处无一似,千载相期风味耳。 要须共著岩壑中,应只虎头知此意。

译文:

葛洪晚年前往罗浮山游历修行,陶渊明短暂出仕后就辞官归隐。苏轼一生历经无数次被贬谪,却依然对这种超脱尘世的生活心怀欣羡。而孙郎你更是想要跻身于他们的行列之中。 这四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出处抉择没有一处是相似的,但千年之后他们能有相同的期许,不过是因为有着相似的志趣和精神韵味罢了。 他们若能一同置身于深山幽谷之中,想必也只有顾恺之这样的人才能理解他们内心的这份意趣啊。
关于作者
宋代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