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招贤馆

儿时客衢州,尝过招贤馆。 主人敬爱客,置驿极安便。 堂前花作屏,堂后竹成援。 人来铜步岭,路异玉玉县。 回头四十载,兴废眼中见。 重寻旧馆盟,井迳无复辨。 沉吟茂林缺,怅望佳石转。 道逢里监门,难我曾识面。 白头相劳苦,语已涕双泫。 破屋为少留,天寒雨如线。

译文:

我小时候在衢州做客,曾经路过招贤馆。当时馆里的主人特别敬重关爱客人,在这里设置驿站,安排得极为舒适便利。 堂屋前面繁花似锦,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风;堂屋后面翠竹成荫,好似一道坚固的屏障。从铜步岭过来的人,踏上的道路和玉山县的截然不同。 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这期间的兴衰变迁都尽收我眼底。如今我再次回来寻找和旧馆的那份情谊,可就连井台和小路都再也辨认不出来了。 我在那茂密树林的缺口处沉思默想,望着那秀美的山石不断转动视线,满心惆怅。路上遇到了当地的小吏,他竟还能认出我来。我们都已白发苍苍,相互慰问寒暄,话还没说完,两人的眼泪就双双流了下来。 在那破败的屋子里稍作停留,天气寒冷,雨像线一样淅淅沥沥地下着。
关于作者
宋代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