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行

树头恰恰晴鸠喜,上巳人家扫蚕蚁。 纸窗茅屋春雨寒,买炭添炉中夜起。 平明采叶晞露痕,随刀翠缕如丝匀。 三眠欲食春已老,旋炊新麦祀蚕神。 咽明足紧解丝簇,犹向前溪问茅卜。 东邻西里想殷勤,借问今年几分熟。 缲车轧轧桑阴凉,主家人立鸿雁行。 丝成不得半缕著,一生麻纻随风霜。

译文:

树梢上,晴日里的斑鸠欢快地啼叫着,正值上巳节,养蚕人家开始精心照料刚刚孵化出的小蚕蚁。 在糊着纸的窗户和茅草搭建的屋子里,春雨带来阵阵寒意,养蚕的人半夜就起身去添买炭火、往炉子里加柴,好让蚕宝宝能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 天刚亮,她们就去采摘桑叶,把叶片上的露珠晾干,那被刀割下的翠绿桑叶,就像丝缕一样均匀。 蚕经历三眠后开始大量进食,可这时春天已经快要过去了。她们赶忙煮上新收的麦子,祭祀蚕神,祈求蚕茧丰收。 天还没亮,她们就手脚麻利地把蚕茧上的丝绕到丝簇上。之后,还到村前的溪流边去用茅草根占卜,想知道这一年蚕事的吉凶。 东边和西边的邻居们彼此关切,相互打听着今年蚕茧能有几分收成。 在桑树的阴凉下,缫丝车“轧轧”作响,养蚕的主家女人们整齐地站成一排忙碌着。 可是,她们辛辛苦苦缫出了丝,自己却连半缕丝绸都穿不上,一生只能穿着粗麻衣服,在风霜中艰难度日。
关于作者
宋代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纳兰青云